案例1:
小张在学校里时就是个敢作敢为的人,遇到什么看不顺眼的事情,就会说两句。在着装方面,他也很注重个性。一身酷酷的打扮往往让人不敢接近。毕业后,他去了一家知名的国有企业。工作没几天,周围就有人对他指指点点,觉得他太狂。
专家说,从学生到职员,由于环境的改变,人的心态、个性必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至于着装,要依环境而定。新员工到了工作单位,首先得学会保护自己。当然,新员工身上的一些特点,如心直口快,口无遮拦,对企业和组织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年轻人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信息。年轻人的特点是充满活力,满怀激情,这也是企业所需要的一种新的力量。
案例2:
小李毕业于名校,学的是热门的市场营销专业。
毕业就职于某民营企业销售部门。小李觉得,企业的销售工作要是按照他的思路来,销售额会上升50%以上。但他给经理提了几次建议,都没有被采纳。小李觉得无论自己怎么做,别人总是对他有种不满。3个月后,小李离开了公司。
专家说,过于自我,不高兴就走,或者不高兴就说,这是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新人最典型的特点,也是他们对职场整体不适应的表现。新人要学会观察。在学校里,人际关系比较单纯。职场复杂得多,很多人会因此而不适应。现在的独生子女多,人际关系相对幼稚,缺少人与人相处的经验。
现代的职场新人,恰好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那一代。而职场中的主流则是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由于家庭结构、生活经历不同,两代人在衣着、言语、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注重团队合作,年轻的职场新人要多向他们学习。
案例3:
小陶是个新新人类。哪里有什么新鲜玩意儿,哪家餐馆又开了分店,都能从她那里知道。她的苦恼是觉得公司的管理太死板,领导又嫌她太浮躁。
专家说,公司是一个利益组织,不能简单地把公司当作一个制造快乐的地方。公司以岗位为结构,对人的个性的考虑会降低。新人们做事太凭个人意愿,难免有所冲突。整个社会对新人应该有个适应过程。要宽容他们,双方彼此都要融洽。新人有时代优势,如果压制,反而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