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靠天吃饭到自给自足,从贫困地区到生态旅游区,从牧民到产业工人……一个个精彩的脱贫故事,见证着科技注入贫瘠之地的力量。三年来,中关村探索出集农业、医疗、旅游、消费、教育“五位一体”的“科技+”扶贫模式,为全国科技扶贫蹚出一条新路。
截至今年10月份,中关村844家科技企业在北京对口扶贫协作地区共设立分支机构1391家,投资金额851.2亿元,带动上百万贫困人口就业或增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中关村力量。
消费扶贫
平台加持“山货”出山
“给大家看下小金高原苹果的品质……”在抖音直播平台上,阿娟在果园将树上的苹果一切两半,直播家乡特产小金苹果。
抖音号名“嘉绒姐姐阿娟”的何瑜娟,是四川阿坝州小金县四姑娘山脚下的一名返乡创业者。几年来,抖音号拥有粉丝238万的她,把藏区农特产品介绍给了更多的人,抖音小店每个月销售额超70万元。这不但改善了自家的生活,也帮助当地50户贫困户脱贫。
借助网络平台信息分发优势,北京字节跳动通过旗下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平台以信息普惠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过去三年,字节跳动全平台累计帮助超过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未来五年,我们将培养10万名乡村产业带头人。”字节跳动社会责任部运营总经理罗骅说。
产业扶贫
科技助攻“输血”变“造血”
在拉萨市尼木县西藏德青源产业基地,一枚枚鸡蛋源源不断从鸡舍传送到包装流水线上,当地村民洛桑卓玛正在分拣装托。在这里,藏鸡的年产蛋数由原先的50枚提高到80枚,再到150枚以上。
24岁的洛桑卓玛家住尼木乡尼木村,原本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五口的经济来源全靠几亩地和平时打临时工维持。5年前,中关村企业德青源与当地合资建立西藏德青源扶贫产业基地,优先雇用当地贫困户,以产业助力当地脱贫。在包装流水线上分拣鸡蛋,洛桑卓玛月收入5200元。
几年来,德青源“金鸡产业扶贫工程”已经与全国25个贫困县签约合作。预计25个金鸡农场满产后,蛋鸡总存栏超过6000万只,年产鸡蛋140亿枚,可带动26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
有了高新技术的助攻,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正加速向现代化转变。以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推动扶贫,中关村正助力众多贫困地区从接受“输血”走向自我“造血”。
教育扶贫
扶智扶志点亮广阔天地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教育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中关村科技企业将“扶智”“扶志”相结合,在科技观念、知识、技能的普及和教育上为贫困地区助力。
曲木阿且今年7岁,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洒拉地坡乡逸夫小学一年级学生。去年他开始通过人工智能AI老师学习普通话,一年后成为班上普通话最好的孩子,自我介绍、唱汉语歌不在话下。他还是家里的小小翻译,经常帮助妈妈和弟弟把彝语翻译成普通话。
中关村企业好未来学而思网校研发的“AI老师普通话教学系统”,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免费推广普通话,如今已覆盖昭觉县72所小学、252个教学点、近8万名在校学生,曲木阿且就是其中一位。AI普通话教学系统不仅帮助孩子们从小学好普通话,也能帮助当地老师纠正发音,帮助老师减轻负担。
“远程心电、心肺复苏、静脉通路……” 10分钟紧急抢救,因心脏骤停综合征倒在接孩子的路上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乡台子水村杨凤起脱离生命危险。帮助她获得及时救治的,是“春雨工程”+智慧分级诊疗平台。
借助远程影像、远程心电、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等方式,“基层检查、上级诊断、高端会诊”机制得以实现。中关村华医移动医疗技术创新研究院搭建的这一分级诊疗平台已在全国7个省落地扎根,2700多家医疗机构互联互通,线上免费诊断覆盖1亿多人,为群众节省看病费用6000多万元。
“科技扶贫没有休止符,中关村科技企业将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中关村力量。”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孙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