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取消就业报到证体现与时俱进
日前,中组部、人社部、教育部、公安部、国资委等国家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2023年起,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统称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
不用说,上述《通知》的印发,意味着国家层面当断则断“一锤定音”,实施多年的就业报到证制度将被彻底取消而成为历史,这不仅回应了社会公众关切,更体现出了应有的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和民生关切。因而《通知》一经发布,便赢得社会舆论场普遍叫好、广泛赞誉,后续效果值得期许。
说起来,就业报到证已经施行20多年了,其前身为“派遣报到证”,是依据就业包分派体系设定的规章制度,这虽然不无其合理性,但却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尤其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就业市场越来越自由宽广,不仅其原有的功能已经大幅降低,渐成“鸡肋”,且有帮倒忙之嫌。此外,就业报到证的补办程序极为繁琐,一旦遗失将面临很大的手续成本困境。正因为这样,“天下苦报到证久矣”、要求简化优化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手续之类的呼声时有所闻,不绝于耳。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去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就业工作重中之重,并规定从2023年起,不再发放就业报到证。上述《通知》的印发,正是有关部门贯彻落实这一规定具体而可操作的“产物”,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大举措,对于简化优化高校毕业生报到流程、营造公平便利的就业环境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进而言之,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促进就业的重要群体。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一头连着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一头连着经济运行、社会发展。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写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大文章,助力国计民生,既需要相关政策做“加法”,也需要繁琐手续做“减法”,如此,就业效率和就业效果才能相得益彰,产生正向反应,释放良好的“乘法”效应,达到预期目的。
当然,徒法不足以自行。任何好政策好举措,关键在于能否落地落实,能否生根开花结果。这就要求各地必须提高认识,心系大局,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严格按照《通知》精神,加紧制定取消就业报到证的工作方案,进一步精简证明材料,认真做好有关工作衔接,切实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新的便利,全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就业路程的“最后一公里”,让宝贵人才在市场上的流动变得更加顺畅与自由,从而为国为民尽显其能。(张国栋)